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国家级医学专业期刊。刊物宗旨:宣传全科医学知识,传播全科医学技术、方法及全科医学理念;建立和完善以病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网络;开拓研究领域,介绍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促进全科医学信息的传播和学术交流,繁荣和发展全科医学事业。刊物主要面向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从事全科医学基础、临床、科研、教学、管理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41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710/R

邮发代号: 26-20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2007年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4152
  • 国内刊号:11-571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7年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10年第3期文章
  • 直肠癌根治术2种截石位摆放方法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改进直肠癌根治术的体住摆放方法,大限度满足患者的舒适和安全.方法将116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传统方法,B组采用改进方法(改进搁脚架的高度与角度及托腿板的角度与方向).观察两组体位摆放时间、术后舒适度、手术野暴露情况.结果B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郭情;徐静泉 刊期: 2010- 03

  • 20例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全胃切除术后的护理经验.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方法对20例胃癌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术前胃肠道及皮肤准备,术后患者回病房后密切观察病情,术后活动指导,以及术后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等围手术期护理,回顾分析20例全胃切除术的资料,总结固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和对并发症的预防.结果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无死亡病例.结论针对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特点以及术前术后需要注意和解决的护理......

    作者:李继梅 刊期: 2010- 03

  • 自制卧位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评价

    目的观察自制各种卧位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入院时GCS评分为≤8分,偏瘫侧肌力为1~2级,Braden积分......

    作者:孔娟;马家芹;闫芳芳 刊期: 2010- 03

  • VEGF-C、VEGFR-3生物学机制和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肿瘤持续性生长和转移需要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形成,对于超过2mm的肿瘤来说,其生长必需依赖于血管再生.许多恶性肿瘤在确诊时已经发生了转移,而肿瘤组织丰富的新生血管淋巴管是肿瘤细胞转移的基础.在肿瘤新生淋巴管形成的影响因素中,有效和特异的因子就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VEGF-C).其有促进血管和淋巴管生成作用,参与生理性、病理性......

    作者:张广军;王子安 刊期: 2010- 03

  • 低分子肝素在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肝素由不同成分组成的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低分子肝素是由肝素酶解或化学解聚而成,它是预防静脉血栓疾病的基础.尽管低分子肝素扮演着抗凝的作用,但近年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却关注其抗肿瘤作用.首先,它可以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干扰恶性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进而诱导其凋亡.其次,它通过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干涉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此外,还能作用于肿瘤细胞的乙酰肝素酶、选择素来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转移、浸润.......

    作者:胡丹凤;黄礼年 刊期: 2010- 03

  • 脑膜瘤MRI诊断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非胶质源性原发性肿瘤,约占整个颅内肿瘤的15%,仅次于胶质瘤;脑膜瘤好发于大脑镰两侧、上矢状窦旁、蝶骨嵴、嗅沟、小脑桥脑角,多数为良性,恶性者仅占2%~3%;具有恶性生长行为的脑膜瘤术后极易复发并发生颅外转移,瘤周水肿、肿瘤浸润及血管生成是影响脑膜瘤临床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因素.MRI榆查技术是诊断和鉴别脑膜瘤的有效方法,在反映脑膜瘤的病理特点等方面具有其他影像检查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作者:张健;张俊祥 刊期: 2010- 03

  • 原癌基因Fra-1与肿瘤研究进展

    原癌基因Fra-1(Fosrelatedantigen-1)是1993年MatsuiM等人运用FosDNA探针与人的c-DNA文库杂交筛选发现的,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影响骨基质蛋白的合成,参与骨形成[1].早期研究认为Fra-1在......

    作者:陶言言;王子安 刊期: 2010- 03

  • 寰枢椎前路内固定的应用解剖学进展

    前路寰枢椎手术是近年来脊柱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上颈椎前路减压、矫形、固定、融.合治疗先天性枕颈畸形、陈旧性或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等,引起了脊柱外科和神经外科医生的广泛兴趣.然而,由于寰枢椎解剖结构、毗邻关系复杂,功能特殊,为高危区域,其手术极具难度和挑战性.本文就前路手术固定寰枢椎的相关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作者:徐宏伟;刘振华;牛国旗 刊期: 2010- 03

  •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进展

    原发性肝癌主要是指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每年全球肝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5位,病死率位居第3位[1].据估计我国的原发件肝癌的发病人数约占全世界肝癌总数的55%[2].由于肝癌发病隐匿,以及肝硬化、肿瘤大小、部位、数量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就诊时HCC的手术切除率不到30%,而术后5年内复发率可高达85%~95%[3].......

    作者:谢波;张阳 刊期: 2010- 03

  • 黏着斑激酶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近年来,对于肿瘤细胞的粘附、增值、迁移、分化等分子机制的研究逐步深入.人们认识到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过程,其幕后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起着决定性作用.黏着斑激酶(Focaladhesionkinase,FAK)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多种生物学行为.与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及侵袭、转移存在着密切关系.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在某一方面町以归因于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调......

    作者:王传泰;钱军 刊期: 2010- 03